我想先说下结论:真掌握到技巧的话打起球来是很省力,很自然的。
本文适合基本动作已完全掌握了的干货前的饮料:开始教练教我时(暑假班 ,学了一个月),让我用虎口对着第二条边,练的时候感觉蛮不错。后来看到费神打球后,哎呀呀,和他握拍差不多耶 (>﹏这样的然后呢,我就尝试学他的打法,记得要么飞出界,要么手疼(网球肘疼过,手肘端也疼过)。然后我就开始思考了,不思考不打紧,一思考就入黑洞了。我TM完全不会打了!!!
下面是干货:直到看到这几张图手握住拍子的部位,有没有发现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说。但是如果你用东方式握拍击球,你朋友用照片中的角度拍你的帅气击球姿势时,不会是这个角度。改变我想法的,此其一。第二是看到一个视屏,我记得是罗迪克与奶牛在温网决赛的视屏,类似于这样的一个大镜头慢动作
那一小段慢动作费神在击球前大拇指关节处是在第七棱靠近第八边的,但是!击球的瞬间,拇指关节处位置改变了!击球后拇指在第八棱靠近第八边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改变我的一个契机。不多说,上图
于是我开始用第三种方法,拇指关节法。起先我也照葫芦画瓢先大拇指关节处在第七棱靠近第八边,然后击球在第八棱靠近第八边。。结果。。都飞了。。。
原因何在?基本动作稳定的情况下,球飞了的原因只有一条,拍子压的不到位。后来才想到一开始就把大拇指关节处贴在第八棱靠近第八边击球,击球前后都不动。
我的经验是:大拇指关节处贴在第八棱靠近第八边击球时,手掌尽可能地往第4棱靠,然后抓紧,手掌面紧贴于拍柄。这个标准我觉得牢固可靠,转换握拍时(正反手击球后、上手发球后)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帮你回位,不像虎口、食指根部需要虚无缥缈的手感来回位。。击球的方向:想象你面前有一和你等高的人,扇他的脸,扇他的脸,扇他的脸,注意扇脸时掌面的角度,现在再拿一个拍,像上面所说那么握,按照扇脸的角度击球,保证打起球来是很省力,很自然的。
干货后的甜点:在这个时候,以前击球时的疑惑都没了,比如:1 什么东方、半西,这些只是名词罢了。以前非要执着于东方握拍,浪费大量时间。2 费德勒是半西,但他的拍柄很大,应该是3、4号柄。3 就我而言,2号柄缠了4层手胶,和费神的握拍就很相似了。但我还是用二号柄,因为手胶太多,棱角就不分明了,现在我的握拍时半西偏东一点点点4 关于纳达尔的,先上几张图有没有发现纳达尔的大拇指关节处和费德勒的很接近(费德勒的还是偏东一点)所以纳达尔的握拍根本不是什么超西方,顶多是半西偏西,有没有发现费神和纳达尔都是直臂击球,而小德他们是屈臂击球,小德正手
你看看小德大拇指关节处在哪?这应该就是西方吧。为什么大家觉得纳达尔是超西呢?我觉得是因为纳达尔的拍柄较小,记得是1号柄,他如果拿大号柄,和奶牛握拍估计没太大的差别,但他的肯定更利于旋转
对了,还记得我说的结论吗?真掌握到技巧的话打起球来是很省力,很自然的。上面所说的只是握拍的一个参考。(PS:私以为扇脸的那段很重要,要按上面所说打得很吃力,即使换握拍方式也不要换扇脸的轨迹、掌面的角度)配合基本动作打得很省力,很自然的就是适合自己的。
当然,路还很长,打比赛时脚步还是太慢,意识还不到位,这需要多打,还是要多多琢磨,共勉!最后,祝奶牛早日拿到第18大满贯*^_^*
(苏州铁艺楼梯)
发表意见
苏州铁艺楼梯对评论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档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苏州铁艺楼梯有权刪除评论,或者直接封锁账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评论规则,謝謝配合。